会议专题

温通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温通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温通针法”治疗组)、B组(平补平泻治疗组)和C组(玻璃酸钠治疗组)3组各30例.A组和B组均取血海、鹤顶、梁丘、内膝眼、外膝眼、膝中、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并辨证加减,A组行温通针法,B组行平补平泻针法.C组取内膝眼、外膝眼、膝中任何一个进行穴位注射玻璃酸钠;A组、B组每天治疗1次,以10d为1个疗程;C组5d注射1次,2次为1个疗程;以上3组疗程间隔2d,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3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评估量表(WOMAC)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A组较B组(P<0.05)和C组(P<0.05)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僵硬和生理功能积分;在综合疗效方面,A组的总有效率为100%(30/30),明显优于B组的90%(27/30)(X2=8.231,P<0.05)和C组的(22/30)73.33%(X2=21.893,P<0.01). 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平补平泻针法和玻璃酸钠穴位注射,其疗效肯定,效果独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温通针法 穴位选择 疗效评价

赵耀东 韩豆瑛 刘强 赵中亭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甘肃省针灸推拿临床中心 兰州730000 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

国内会议

甘肃省针灸学会2016年度学术年会

甘肃酒泉

中文

297-302

2016-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