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沿海贻贝微塑料污染特征
本文对中国沿海(北至辽宁大连,南至福建平潭)的22个站点的紫贻贝进行了调查,用过氧化氢将生物体消解后,真空过滤至硝酸纤维素滤膜(5μm)上,在显微镜下观测其体内微塑料含量,并结合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镜等技术对微塑料进行鉴定,结果发现被调查的贝类体内含有多种不同类型的微塑料,包括纤维、碎片、薄膜以及塑料微球等,其中纤维是最常见的类型,其次是碎片。本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沿海贻贝体内的微塑料污染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且与环境污染程度密切相关。
贝类生物 微塑料 污染特征
李佳娜 曲晓芸 苏磊 张薇薇 杨东琪 Prabhu Kolandhasamy 李道季 施华宏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62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海洋化学室,大连 116023
国内会议
无锡
中文
496-497
201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