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土壤环丙沙星污染诱导蚯蚓体腔细胞氧化损伤的Hormesis效应

为了探索环丙沙星进入土壤后诱发的潜在的生态风险性及其致毒阈值,本实验制备了环丙沙星的人工污染土壤,室内老化1周后移入赤子爱胜蚓,暴露15天后提取蚯蚓体腔细胞,检测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此诊断该污染土壤对蚯蚓的生态毒性及其致毒阈值。结果表明:0-102.4mg/kg外源环丙沙星诱导了赤子爱胜蚓体腔细胞的SOD、CAT、APX、POD、内肽酶同工酶及其酶活性、GST酶活性和蛋白羰基化产物变化的连续“J”型和倒“U”型剂量-效应曲线;诱导了SOD同工酶及其酶活性、以及泛素蛋白合成产物变化的倒“U”型剂量-效应曲线;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蚯蚓体腔细胞的SOD、CAT、APX酶活性以及泛素蛋白的合成产物可作为敏感生物标志物,据此可初步界定本实验土壤中外源环丙沙星对蚯蚓的致毒阈值为3.2-6.4mg/kg。

土壤污染 环丙沙星 生态毒性 致毒阈值

汪承润 刘玲 王晓飞 刘苍晨 刘云 高意新

淮南师范学院生物工程学院,淮南 232038

国内会议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539-541

201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