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光照激发电子的EPR谱图研究

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特殊的光学性质,导致其在日光照射下能够对生态系统产生光致毒性效应而备受人们关注。通过比较颗粒物上产生的EPR信号强度,在相同光照时间(1.5h)下,Fe203/Si颗粒上所产生的信号比Cu0/Si颗粒上多,这可能是由于Fe203/Si颗粒对光的吸收更强,接受的能量更多,从而导致产生的信号强度较高。此外,可能由于Fe202的氧化电位较高从而增加光生空穴和光生电了的稳定性,阻止了空穴和电了的复合过程。这些结果表明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在光照的条件下能够形成光生空穴和光生电子并阻止其复合而被稳定,同时不同的金属化合物将会影响光生载流子的存在寿命。

金属氧化物 光致毒性 生态风险 暴露浓度

陈秀英 赵洪霞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大连 116024

国内会议

第三届生态毒理学学术研讨会

无锡

中文

856-858

201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