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刍议调“气”与针灸临床

气是生命之本,是人体与自然界相互感应的中介.生命作为一种物质存在,是气运动的一种形态.作为宏观物质的气,包括了人体内脏腑、经络、皮部等中医解剖结构.微观上讲,气是构成人体的精微物质,包括精气津液血脉等功能物质.人体之气源于肾精,滋于水谷精微,针刺得气是针刺的疗效的基础,所得之气为谷气,亦属精微物质部分.气的运行变化称为气化,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动力.从生理角度言,气化具体可表现为精气互化、营血相生、气血同源、原气激发脏腑功能等.人体气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体内物质代谢的过程,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是生命现象的内在基础.从病理角度而言,气血异变是疾病的根本原因.百病产生的根源乃是气机失调,故调和气血是治疗原则的核心内容.气的可调与不可调,是针灸治疗疾病的适应症与禁忌症的判断依据.临证明辨气机病理变化,治疗时把握时机以调节,是针灸取得满意疗效的关键.人体的生命活动、脏腑经络的功能,有赖于气的主持和统摄.经络之气如环无端地流注于周身的各个部位,调节机体,因此疾病具有一定的自愈性.四季气候影响人体经气浮沉,从而改变人体生理状态.人体之气在经脉中运行,通过腧穴输注于体表.腧穴是自然界与人体之气相互感应的门户,既可以反应人体内在的病理变化,又可以作为治疗的反应点,即针刺治疗的部位.通过针刺腧穴,可以达到疏通经络气机,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人体经气随时间变化而流注于周身,无处不在,而易于调节,此为针刺效速之关键.作为客观物质的气,可以分为人体之气和自然之气,其中人体之气又称为真气,能够伤害人体的自然之气称为邪气.邪气随四时之气而入侵,虽变化无穷,但仍然不能逃脱其经气所在部位.针刺腧穴依照其部位治疗,即可祛除邪气,调整正气.针灸调气,可以分为正气与邪气两部分,针刺既可以扶助正气,或者梳理正气的运行,调节逆乱的正气重归于秩序,又可以疏泄邪气,邪气去则正气安.气的功能体现于人体的生理病理改变,临证中辨证论治应关注气的变化,三因制宜调理气机.针刺是以调气为要义,并根据得气情况判断疗效的好坏,掌握自然界对经气运行的影响,候之而调,行针就可立见功效.

针灸疗法 调气功能 临床应用

李诗梦 王军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 100700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6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