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生物超微弱发光与针刺研究进展

生物超微弱发光是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等一切生物生命活动中的生理现象,它反映了生物体的能量代谢现象.从上世纪开始,UPE就已经在中医经络腧穴机制研究中有所应用,但由于UPE信号采集技术的限制,发展比较缓慢.近几年基于仪器的发展,有望于在中医经络腧穴方面取得新突破.本文就其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针刺可以改变某个穴位局部及同条经上的穴位的发光强度,我们从荷兰引进的UPE检测仪器——采集系统Photomultiplier tube (PMT),光电倍增管记录人体皮肤的暗适应达到高信噪比(平均>6:1);Electron-Multiplying Charge Coupled Device(EM-CCD),作为其成像传感器,它的像素格式为1024×1024,像素大小为13μm,光谱灵敏度范围从200-1000nm”41”,所进行的预实验也证明了针刺前后经穴发光会发生变化,但我们的样本量太小,还需要加大样本量来确定其变化的实质、其效应是否会引起靶器官UPE的改变。UPE技术是人体生物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直观地体现人体的基本状态,而经络腧穴也是人体基本的功能单位,因此将UPE技术应用于经络腧穴研究将有望于从生物物理学角度揭示经络腧穴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研究腧穴配伍及针灸处方效应,从而进一步揭示针灸治疗的生物能物理学机制。

针刺法 生物超微弱发光 生物物理学 临床应用

郭乐 张国侠 赵浩智 赵雪玮 范芷君 智沐君 李铁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长春130117 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广东518001

国内会议

2017世界针灸学术大会暨2017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北京

中文

1-5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