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促进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恢复的临床研究进展
颅脑损伤造成意识障碍的恢复治疗在近年来已逐渐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而针灸在治疗这种病症时有独特的疗效.本文阐述近15年针灸在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恢复中的应用,从针灸治疗、针灸结合高压氧、综合性治疗的临床效果概括总结针灸在颅脑损伤意识障碍恢复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发现目前有效治疗意识障碍的针灸治疗手段多以强刺激为主,并列举了目前最典型的针灸腧穴方法与其他国内外诊疗手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针灸促醒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案优化提供参考.现代医学认为颅脑损伤患者因颅脑外伤引起颅压增高,从而压迫中脑,使脑干网状激活系统维持觉醒的功能受到抑制,不能与大脑皮层间形成有效的联系,故导致意识障碍。针刺疗法可通过神经传导兴奋脑干及大脑皮层,从而起到促醒作用。在影响脑损伤预后的诸多因素中,除原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外,脑缺血亦为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改善脑部血液供应及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均是治疗的关键。针刺疗法可加快全身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脑部血液供应,促进脑内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消除水肿,改善病灶周围局部脑细胞的缺血缺氧状态,激发脑细胞的功能活动。
颅脑损伤 意识障碍 针灸疗法 促醒机制
贾坤平 孙忠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哈尔滨,150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
2017-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