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KHz和4KHz听力损失情况分析
目的:观察接触噪声作业工人3KHz和4KHz听力损失情况. 方法:统计2015年1月至12月15901名在本院行噪声职业健康检查的听力结果,并与120名非噪音接触的工勤人员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接触噪声作业(接噪组)15901工人中,共接受检查31802耳,检出3KHz、4KHz听阈不同程度升高的耳数为15888耳(听力损失检出率为49.96%);对照组(非接噪组)120人,共检查240耳,检出3KHz、4KHz听阈不同程度升高的耳数为12耳(听力损失检出率为5.00%),两组听力损失差异有显著性(P<0.05);接噪工龄<3年(<3年组)的工人,3KHz、4KHz听阈听力损失检出率19.00%;36年(36年组)的工人,3KHz、4KHz听阈听力损失检出率20.00%;接噪工龄≥6年(≥6年组)的工人3KHz、4KHz听阈听力损失检出率22.16%;组间比较,<3年组与≥6年组的3KHz、4KHz听阈听力损失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3年组与36年组的3KHz、4KHz听阈听力损失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其趋势同其他组一样,随着接噪工龄的延长,检出性率呈上升趋势. 结论:接噪作业工人较非接噪作业工人容易发生3KHz、4KHz听阈升高,且接噪工龄越长,听力受损的耳数越多、程度越重.
噪声性听力损失 发病机制 纯音测听 安全防护
周彩玲 胡祖应
杭州市职业病防治院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3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