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输送站场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与分析
目的:了解天然气输送站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所采取的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分析天然气输送站场职业病危害风险、关键控制点及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方法:对天然气输送站场进行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采样与实验室检测分析. 结果:天然气输送在正常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甲烷、其他低碳烃类化合物(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噪声.经检测,各作业场所或工作岗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低于《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的相关要求;备用发电机试运行过程中噪声强度最高达到100.1dB(A),但发电机运行过程中作业员工并未佩戴防噪声耳塞;各工艺站场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设置情况较为混乱. 结论:天然气输送站场正常生产工艺过程中化学毒物作业分级为相对无害作业,但部分设备运行过程中噪声强度较大,且事故状态和维抢修作业过程复杂,应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作业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认识,统一警示标识配置标准.
天然气输送站场 职业危害 风险识别 安全防护
王静
北京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职防部评价室,北京 100093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7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