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紧张和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进展
学者们从心血管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易感基因、紧张反应相关神经生理和样夜节律出发,探寻职业紧张发生个体化的原因和解释职业紧张、机体遗传易感性对心血管疾病和睡眠障碍发生的影响机制,以识别职业紧张、紧张相关疾病易感人群,实现高个体化干预。进而,探索了基因多态性、基因一基因交互作用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对职业紧张、紧张相关性疾病的影响,但因候选基因、研究样本、病例定义或者职业紧张测量工具选择等原因而产生不一致的研究结果。从目前来看,职业紧张、紧张相关疾病与基因多态性相关研究疾病和多态性位点因研究兴趣而异,是一种较为泛化的探索,对确定遗传变异对这些压力源反应的分了生物学机制是一种挑战。然而,较多的研究集中5-HT相关基因多态性,提示今后的候选基因围绕5-HT进行选择对确实关键的遗传因素才更有实际意义。另外,单个基因变异可能并不足以导致职业紧张或者紧张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今后研究中如考虑多基因环境联合作用更能解释内在规律。总之,对遗传因素和职业紧张的研究还需大规模、高质量的队列,结合多基因和多环境因素进行探索,统一职业紧张的测量方法、紧张相关疾病的病例定义,进一步探讨职业紧张、紧张相关疾病的机制,以实现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保障个体健康,降低经济损失。
职业紧张 易感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干预
吴玲玉 张洋 兰亚佳 全立明
610041 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环境卫生与职业医学系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9
2016-08-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