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测试方法的水稻土壤有效钾丰缺指标体系
为进一步推广水稻测土施用钾肥提供科学依据.在湖北省水稻主产区布置54个钾肥施用效果田间试验,分别采用1.0 mol/L中性醋酸铵、2.0 mol/L冷硝酸、0.2 mol/L NaBPh4-EDTA和1.0 mol/L沸硝酸浸提并测定试验土壤钾素含量,分析土壤有效钾含量与水稻产量和植株吸钾量相关性,探索准确评价水稻土壤有效钾的方法,并建立与之对应的土壤钾素丰缺指标体系.根据稻谷相对产量和地上部相对吸钾量与4种浸提方法测定的土壤钾素相关性比较,在一定条件下醋酸铵法、冷硝酸法和四苯硼钠法均可较好的评估土壤有效钾,其中以冷硝酸法最好.湖北省水稻种植土壤醋酸铵法浸提的土壤钾素”低””中””高”和”极高”指标分别为< 30 mg/kg、30~70 mg/kg、70~160 mg/kg和>160 mg/kg;冷硝酸钾的分级指标分别为<50 mg/kg、50~100 mg/kg、100~190 mg/kg和>190 mg/kg;四苯硼钠钾的分级指标分别为<65 mg/kg、65~140 mg/kg、140~305 mg/kg和>305 mg/kg.基于建立的钾素丰缺指标体系对稻田土壤有效钾含量进行评价,湖北省水稻土壤钾素含量以中等水平居多,严重缺钾和含钾极高的比例较低,这一结果可以用来指导水稻科学施用钾肥.
水稻 土壤有效钾 丰缺指标 测试方法
李小坤 张洋洋 王伟妮 丛日环 任涛 鲁剑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81-88
2016-03-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