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反思
颅内动脉瘤本身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其伴发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却严重制约了临床疗效.前期的研究显示脑内大动脉痉挛是导致临床预后不良的关键因素,但近来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实验结果却显示脑内大血管痉挛可能并非关键因素.aSAH的研究重点也因此转向了以微循环障碍、皮质播散性抑制、早期脑损害、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炎症机制等为代表的新方向.在临床治疗上,有必要加强基层医院及相关科室对aSAH的认识及转诊意识,重视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根据病情选择夹闭及介入,尽早对动脉瘤进行确定性治疗,并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计算机扫描成像 手术疗法 介入疗法
冯华 唐卫华
400038 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神经外科.全军神经系统疾病微创诊治专科中心.全军神经创伤防治重点实验室
国内会议
贵州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国脑血管病高峰论坛
贵州遵义
中文
27-30
2015-03-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