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目的:3D打印技术是当今最前沿的科技发展成果,通过层叠技术,使各种材料按照设计要求快速形成所需要的形状和具备预期性质.3D打印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推动了骨科材料的产生,本文通过检索文献,追踪3D打印在骨科领域研究的最新动态,骨结构的制作,骨支架材料的研究,及支架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方面进行综述,为3D打印在骨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思考空间.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2013年01月至2015年07月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网有关3D打印在骨科领域研究的文章,英文检索词分别为”3d printing and bone,3D printed-scaffold;Angiogenic;Dopamine;Osteogenic;”,中文检索词分别为”3D打印,人工骨,3D快速成形”排除重复性研究.共检索到226篇相关文献,其中5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 结果:3D打印目前使用的支架材料有钛、磷酸三钙、羟基磷灰石、聚乙烯醇、丙烯酰胺、聚(ε-己内酯)、聚己内酯,结合骨诱导生成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态发生蛋白,通过3D打印,制作出400纳米至1000微米范围孔隙的三维人工骨,具有抗压能力强,诱导骨及软骨细胞生长的特性. 结论:3D打印可以在骨科领域广泛应用,其基本研究方向集中在支架材料的选择及评价,复合各种生物因子,具有生物骨的微细结构,能够满足期望中对人工骨的要求,研究前景广阔,但3D打印在骨科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文献报道较少,专利产品较少,所以亟需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促进新材料的产生.
骨科 3D打印 临床应用
袁凌伟 余欢 吴锦秋 戴刚 李玉吉 赵振文 唐兆鹏
甘肃中医院关节二科
国内会议
兰州
中文
106-108
2015-09-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