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千佛唐卡、白东布、邦扎石窟与西藏千佛图像源流

本文考订十三至十四世纪藏西卡兹河谷寺院与斯匹第河谷塔布寺等处所见千佛唐卡图像与风格样式的源流.论文首先从尊像、构图、绘画技法与风格等分析藏西所见的千佛唐卡作品,结合阿里地区石窟与寺院如白东布、邦扎石窟、帕尔嘎尔布石窟等的相关壁画讨论此类图像在藏西的流布,以吐峪沟41窟图像等追溯新疆10世纪前后回鹘洞窟千佛布局,指出中亚与丝路北段11世纪前后千佛信仰与图像流行的背景;随后以作品的年代顺序,对现今存世的数幅典型千佛唐卡结合寺窟文物留存进行逐幅讨论:如国家典籍图书馆藏敦煌绢画《千佛》与瓜州东千佛洞与榆林窟西夏石窟壁画的相同母题;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藏吐鲁番所出《五方佛与千佛》唐卡及其与回鹘佛教的密教化趋势的关系,并以胜金口与高昌故城藏传佛教遗存图像加以印证;论文集中探讨位于康区的西藏类乌齐寺所出12至13世纪千佛唐卡,考察该寺这批绘画与吐蕃西夏的佛教关系及其拥有共同图像的缘由.千佛唐卡是西藏唐卡中的早期样式,年代比人们认可的东印度“唐卡”的年代要早近一个世纪,是唐卡起源最为重要的早期式样与风格的实例,同类样式在东印度佛教绘画中并没有明显的留存;通过千佛唐卡形成与流传路径的分析,可以梳理藏西与包括河西走廊在内的丝路北段所见佛教图像及风格的联系,从而构筑11至14世纪吐蕃、回鹊、西夏乃至蒙元时期多民族的佛教艺术关系史。

西藏千佛图像 千佛唐卡 白东布 邦扎石窟

谢继胜

浙江大学汉藏佛教艺术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丝路文明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290-290

2015-10-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