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散藏敦煌文獻的綴合--以《金光明最勝王經》爲例

本文共列举了来自日本杏雨书屋、天津图书馆、北京大学、台湾中央图书馆、敦煌博物馆、浙江博物馆、浙江图书馆、天津艺术博物馆8家收藏机构的16号、共14组写卷的缀合。这14组缀合中,除“羽533号+津图175号”一组外,余者均分别可与来自中、英、法、俄四大馆藏地的写卷缀合。其中北大D131号、北大D65号、北大D157号、津图122号四卷,与之缀合的写卷均出自四大馆藏地之二。缀合工作使得这些零散多处的残卷得以“团聚”。散藏敦煌文献来源复杂,散藏敦煌文献与其他收藏机构所收藏敦煌文献的缀合,既有助于了解敦煌文献出土以后的流散情况,也可为辨明散藏敦煌文献的真伪提供佐证。 此外,在以上14组缀合中,“羽348号+北敦6510号”、“斯7279号+北大D65号+北敦15271号+北敦14196号”、“北敦1749号+北敦6232号+津艺308号”三组,缀合后所存内容均为完卷。尽管敦煌文献确是多以残卷、残片的形式存在,但多个写卷缀合可成完整写卷这一现象,还是有助于分析敦煌文献的实际存完状况。

散藏敦煌文献 缀合方法 《金光明最胜王经》

朱若溪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

国内会议

“丝路文明传承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杭州

中文

321-337

2015-10-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