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0例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期”经筋刺法”对于不同介入时间和不同损伤层面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差异. 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分期针刺组(对照组)和分期针刺加经筋组(治疗组),并接受相应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4个疗程对House-Brackmann(H-B)量表(总体评分Global Score,局部评分Regional Score),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评分表进行评价. 结果:急性期介入治疗,治疗组的痊愈率为72.0%,优于对照组的45.5%(P<0.05);而对于静止期或恢复期介入治疗,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针刺方法对鼓索以下神经定位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筋刺法治疗鼓索以下损伤患者的痊愈率优于普通针刺组. 结论:”经筋刺法”能显著提高急性期及损伤层面在鼓索以下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痊愈率,较好地促进患者面部功能(尤其是口角功能)的恢复.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经筋刺法 介入时间 损伤层面 临床疗效
杨璇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东,珠海,519000
国内会议
广东中山
中文
174-178
2015-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