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伴感染性心内膜炎右心巨大赘生物一例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病原微生物迁延至心脏瓣膜或心内膜、大血管内膜的炎症病变,常发生于原有心血管器质性损害和畸形基础之上。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累及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三尖瓣及肺动脉瓣受累较少见。本例赘生物累及三尖瓣,右室及流出道并延伸至肺动脉,非常少见。形成机理是因室间隔缺损处长期高速血流冲击使内膜受损,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沉积从而形成无菌性血栓,细菌经血液粘附于病损部位而形成细菌性赘生物。本例超声检查时首先发现右心内巨大赘生物附着,因赘生物跨越室间隔缺损处,使室间隔回声中断及左向右分流束并不明显,仅于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右室内一细束花色血流信号,如不追查赘生物形成根本原因,极易漏诊室间隔缺损。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具有外科手术指征,若不及时治疗预后极差。对于临床可疑病例,除加强临床治疗及观察外,及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关重要。本例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行手术治疗,避免了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预后好。超声检查能直接提供赘生物附着部位、大小、数目,为本病的诊断、治疗、手术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 室间隔缺损 右心巨大赘生物 超声检查 手术治疗
刘娟 文孜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超声诊断科 江西南昌330006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192-194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