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主动脉瓣脱垂患者病因及瓣膜置换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主动脉瓣脱垂及继发的主动脉瓣返流是左室扩大进而左心功能下降的因素之一.而识别病变及合理的手术管理不仅能够给予这部分患者治疗的机会,更能够改善手术治疗的结局. 目的:本研究旨在总结主动脉瓣脱垂的病因并探讨主动脉瓣瓣膜置换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方法:纳入2009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医院因主动脉瓣脱垂及严重主动脉瓣返流进行手治疗的150例患者,收集研究对象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疾病状态,手术前后超声心动图参数及手术相关参数(手术方式、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随访,观察1个月内手术相关不良事件,包括死亡、心功能恶化、人工瓣膜功能异常。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结果:入组研究对象平均年龄42.6岁(年龄中位数44岁),男性比例83.3%,最常见的脱垂瓣叶为右冠瓣(60%),次者为无冠瓣(20%)。在主动脉瓣脱垂患者中,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者占30.7%,感染性心内膜炎者占20%,室间隔缺损者占14.7%。150例患者中,有135例(90.0%)患者(平均年龄:46.5岁)进行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15例(10.0%)(平均年龄:7.8岁)进行单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在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中,随访一个月共发生30例不良事件,包括5例死亡,5例人工瓣膜瓣周瘘,20例出现心功能恶化。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NYHA分级3~4级患者(OR=10.69,95%CI2.41-47.42,P=0.002)、女性(OR=7.66,95%CI1.22-47.86,P=0.030)、基线左室舒张末内径(OR=1.27,95%CI1.02-1.59,P=0.035)与这部分患者术后短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独立相关,但是并未发现与主动脉瓣脱垂患者的病因、手术相关参数及手术治疗前后左室舒张末内径的变化存在相关性。 结论:本研究中主动脉瓣脱垂患者最常见的病因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和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累及的瓣叶为右冠瓣。而对于主动脉瓣人工瓣膜置换的患者术前心功能情况差、女性及术前左室舒张末内径大与该人群术后短期不良不良事件明显相关。

主动脉瓣脱垂 病理机制 瓣膜置换术 短期不良事件 危险因素

阮燕萍 何怡华 刘晓伟 王欣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超声诊断科,胎儿心脏病母胎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229-231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