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宫颈癌术前化疗效果的评估
目的:探讨CEUS在评估宫颈癌化疗疗效中的价值. 方法:对40例临床采用NACT的宫颈癌患者于化疗前、后采用CEUS和MRI检查,观察化疗前后肿物大小的变化及造影剂灌注情况,对比分析化疗前、后宫颈肿物大小的变化,比较两种影像学方法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应用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病变的到达时间(AT)、达峰时间(TTP)以及峰值强度(PI),比较化疗前后TIC参数的差异. 结果:1、41例宫颈癌患者化疗前CEUS表现为动脉期病灶造影剂灌注早于正常子宫肌层,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增强,可清晰显示病灶的边界,CEUS和MRI测量肿物最大径分别为(43.83±10.40)mm、(45.50±11.05)mm,两者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P=0.06),化疗后CEUS和MRI测量结果分别为(25.55±11.33)mm、(25.28±11.89)mm,两者测量结果无明显差异(P=0.511);2、化疗有效组33例患者肿物明显变小(P<0.05),化疗有效组33例患者的AT、TTP较化疗前明显延长(P<0.05),PI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0.05);化疗无效组9例的AT、TTP变化不明显或有所降低,而PI较化疗前略有升高。 结论:CEUS可像MRI一样直接观察化疗前后宫颈部肿物大小的变化,还可通过TIC定量分析准确反映肿物内微血管的变化情况,可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评估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宫颈癌 化学疗法 疗效评估 超声造影
王玲玲 郑秀兰 李海霞 程文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超声科 哈尔滨150081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409-409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