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频超声结合萤火虫技术在胆囊底部腺肌症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结合萤火虫技术在胆囊底部腺肌症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3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胆囊底部腺肌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高频与低频超声检查,高频超声检查时结合萤火虫成像技术. 结果:32例胆囊底部腺肌症患者中,术前低频超声发现21例(65.6%),高频超声发现30例(93.8%),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低频超声与病理检查相符18例,诊断正确率为56.3%,高频超声结合萤火虫技术与病理检查相符28例,诊断正确率为87.5%,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胆囊底部病变的部位、形态、数目、大小、回声、内部血流、与粘膜的关系及胆囊壁的完整性,对腺肌症内部的特征性罗-阿氏窦微小无回声区的显示率高于低频超声,萤火虫成像技术可以敏感地显示出罗-阿氏窦内部沉积的胆固醇结晶。 结论:高频超声在胆囊底部病变显示率上优于低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结合萤火虫技术能明显提高胆囊底部腺肌症诊断的准确性,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胆囊底部腺肌症 高频超声 萤火虫成像 诊断价值

李英梅 刘佳 周瑜 张馨丹 许莹

大连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大连116033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638-639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