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具有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具有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误诊原因,提高其超声诊断准确率. 方法:收集在本院就诊并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良性结节病例993例,其中术前超声诊断为可疑恶性结节116例(共计125个结节),结合TI-RADS分类评估结果,对其术前声像图表现及术后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阅读分析. 结果:125个具有可疑恶性征象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中,术后病理结节性甲状腺肿89个,腺瘤14个,桥本氏甲状腺炎结节16个,亚急性甲状腺炎6个。其中80个结节直径≤10mm,45个>10mm。术前声像图多表现为极低回声(10.4%,13/125)或低回声(77.6%,97/125),内部结构多呈实性(96.8%,121/125),部分表现为边缘不规则(47.2%,59/125),纵横比>1(39.2%,49/125),伴有细点状钙化(46.4%,58/125)或粗钙化、细点状钙化同时存在(7.2%,9/125),与被膜分界不清(12%,15/125)。 结论:充分认识甲状腺良性结节在生长过程中可能表现出的可疑超声恶性征象及其病理基础,有助于减少超声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误诊率。

甲状腺结节 超声诊断 恶性征象 疾病误诊率

钱清富 薛恩生 陈志奎 梁荣喜 林文金 俞丽云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福建省超声医学研究所 福州350001

国内会议

2018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与合作会议暨第十届海峡两岸超声医学高端论坛

厦门

中文

682-682

2018-05-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