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生态智慧与当代全域化生态旅游
进入现代性社会,地球正遭受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破坏与掠夺,由此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问题日趋凸显,进而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生活质量.造成生态危机甚嚣尘上有三股主要的思潮:其一是忘却存在家园的”发展至上主义”;其二是迷失生命价值的”消费享乐主义”;其三则是僭越天人关系的”人类中心主义”.佛教作为一种主要调整人际关系与身心关系的人间宗教,其中并不缺少处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智慧.在佛教中,”净土论”可以对”发展至上主义”进行纠偏,使得发展朝着建设美好家园的方向前进;”解脱论”可以对”消费享乐主义”进行遏制,让人们明白生命的真正价值之所在,走出将”幸福”等同于”索取”的误区;”缘起论”则有助于扭转”人类中心主义”的僭越,让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调适的状态.佛教的生态智慧可以在实践层面转化成为发展全域化生态旅游事业的动力.挖掘和利用佛教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不仅可以促进人们生命品质的提高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可以推动地方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式道路.以生态结构和功能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是虚假的、畸形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汲取佛教的生态智慧,建构全域化佛教生态旅游体系,需要进一步挖掘佛教文化中推动社会进步,淳化民风民俗,促进人伦谐和的内容,加强佛教生态旅游业的文化内涵设计,以提升游客的生命境界,推动人们转变价值观念,调整生命方向,舒缓人与自然的对立,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全域化生态旅游 佛教文化 生态环境 价值观念
胡可涛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江苏徐州 221116
国内会议
2014年中国武义·江南养生旅游论坛暨全域化生态养生旅游研讨会
浙江武义
中文
140-147
2014-10-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