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三峡对长江干流磷传输的影响及减缓对策

以三峡工程为例,阐述长江控制性水电工程对河流磷连续传输的影响,并提出减缓对策建议.统计长江干流磷的相关资料,结果表明长江干流的磷主要以颗粒态输移,且主要集中在丰水期输移;开展悬浮泥沙吸附磷的实验,结果表明长江颗粒磷浓度与含沙量、溶解磷浓度的定量关系可采用Langmuir吸附公式拟合,泥沙对磷的吸附量与温度成正相关性、与粒径呈负相关性;三峡运行后,近10年长江中下游输沙量和颗粒磷通量减少幅度达到90%左右,根据预测结果,未来20年长江中下游颗粒磷通量仍远低于建库以前的水平;针对三峡水库拦截泥沙和营养物质的问题,提出三峡坝前挖沙、坝后投沙的流域水沙人工调控的新思路.

水电工程 河流磷传输 减缓方法 水沙调控

曹慧群 李青云 陈野

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10

国内会议

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

天津

中文

903-908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