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女服中的银泡元素初探
银泡作为一种服饰配件,它外形朴实无华,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被广泛运用到许多民族的女服制作中,其中云南拉祜族女服中的银泡元素颇具地区和民族特色,但鲜有学人进行专门的研究.本文拟以拉祜族年轻女子服装为重点考察对象,对银泡这一服饰元素的产生时间、流行条件、使用方法以及文化内涵进行初步的探析.拉祜族女装中银泡常被排列成正三角形,并如犬齿交互状排列,此符号实际是犬牙的抽象化,反映了拉祜族自古以来对狗有着特殊感情。除了领口和衣襟处的犬齿纹银泡花边外,临沧市南美乡的拉祜妇女所着长袍的袖子上常有三道明显的镶着银泡的彩色布条,相传是为了通过服饰上的标记来纪念拉祜族迁徙史上的三次重大战役中死去的人,并警示拉祜族的子孙后代世代牢记。另外,虽然当代拉祜族女装中所用银泡具体数量并无定数,但是银泡总数必须为偶数不可为奇数,因为拉祜族人认为,吃饭的筷子必须是一双才能夹住菜和肉,上山干活必须有个伴儿才能不害怕,衣服上的银泡数量也必须是偶数才吉利。
拉祜族 女性服装 银泡元素 文化内涵
饶书剑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00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32-137
2014-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