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辽朝京城体系演变过程与特点问题
辽朝京城体系是辽朝特有的”二元体制”的产物,包括皇帝捺钵时的行宫与几个相继建立的京城.其发展基本上经历了三个阶段,较为稳定的体系至兴宗时最终确立.通过对辽朝京城体系演变过程简单探讨,可以看出,辽朝的京城体制与其他制度一样,经历了一个由草创到稳定的发展变化过程。首先,辽朝的京城体系是辽朝二元体制的产物,明显地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辽朝能够出现这种京城和行宫共存的京城体系实际上是契丹人坚持捺钵文化的产物。其次,结合辽朝京城体系发展过程,京城体系的确立并不是偶然出现的,是统治者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出现的。辽朝京城体系似乎不应完全说成是引用唐朝或者渤海多都制的产物。当然,也不能否认辽朝可能无形之中对相近的唐朝与渤海政权的京城制度进行借鉴。笔者认为,辽代五京制与唐、渤海五京制的关系应当从辽朝京城体系与唐、渤海政权京城制度共同巩固统治的目的角度来分析,两者在这一方面的目的是一致的。
辽朝 京城体系 演变规律 民族文化
孙伟祥
吉林大学文学院,长春13002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33-237
2014-07-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