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海拉尔盆地贝尔湖坳陷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海拉尔盆地属于中亚—蒙古古生代地槽褶皱系的一部分,是中新生代多旋回、叠合式、断陷—坳陷的内陆型盆地,属于外乌拉尔—蒙古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域的组成部分.贝尔湖坳陷是海拉尔盆地的次级构造单元,坳陷东部为巴彦山隆起,西部为嵯岗隆起.坳陷基底由侏罗系火山岩、古生界浅变质岩以及华力西期、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坳陷沉积盖层包括下白垩统铜钵庙组、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伊敏组、上白垩统青元山组以及新近系呼查山组和第四系.其中伊敏组、大磨拐河组埋深相对较浅,是在温暖、潮湿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暗色含煤沉积建造,其形成的灰色河道相砂体富含炭化植物碎屑,是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有利层位.盆地边缘以及坳陷两侧隆起分布的火山岩、花岗岩为铀成矿提供了丰富的铀源;同时坳陷具备完整的补—径—排地下水水动力系统,隆起形成构造天窗更利于含铀含氧水的渗入,形成层间氧化带;坳陷所含的油气、煤层气等还原流体沿断裂上升,为铀成矿提供了丰富还原剂;前人已在坳陷内发现有铀异常矿化显示.总之,贝尔湖坳陷具有有利铀成矿地质条件,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值得进一步工作.

铀矿 地浸砂岩 成矿条件 海拉尔盆地 贝尔湖坳陷

刘庆 阳正勇 周文博 蔡建芳

核工业二四三大队,内蒙古赤峰024000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四川绵阳

中文

127-131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