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机组备件储备定额管理探讨
核电机组备件储备定额数据是物资采购补充、备件库存储备的直接依据,科学合理的备件储备,既能保证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又能够有效的控制成本.本文结合秦山第二核电厂扩建机组备件储备定额制定的一些方法和策略,探索备件储备定额的管理思路.根据核电厂的设备维修特点,维修类型分为:预防性维修和纠正性维修,针对两种维修方式采取不同的备件管理策略。预防性维修,贯彻“预防为主,事前维修”,通过对设备的进行系统性检查、检测或定期更换以防止功能故障发生。主要用于其故障后果会危及安全和影响生产,或导致较大经济损失的设备,因此检查的内容是相对固定,备件的消耗基本是预知的,因此备件的管理可以通过基于预防性维修数据库的备件清单进行管理,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模式,根据预防性维修项目的执行周期按年度提出备件需求,减少备件资金占用时间。纠正性维修,即事后维修,是当设备发生故障或性能下降至合格水平采取的非计划性维修,或者对事先无法预计的突发故障采取的维修方法,其特点是设备的维修费用最低,适合于设备损坏后直接、间接损失都不大,维修期间影响生产小等特点的设备。纠正性维修的备件使用寿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直至完全失去使用价值才予以更换,备件消耗低。纠正性维修的备件需求难以提前预知,因此不能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模式,而必须进行备件储备定额控制。
核电厂 核电机组 备件储备 定额管理
蒋勇 何璐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海盐314300
国内会议
四川绵阳
中文
406-410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