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小麦矮秆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研究

为了创造新的小麦矮秆种质,以“豫麦346”、“周麦18”、“富麦2098”等5个小麦品种为基本材料,通过航天搭载与辐射诱变处理,后代系统选择,成功创造出“豫同194”等7个各具特色的矮秆小麦种质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小麦矮化育种的高效技术途径,提出了矮秆种质资源的利用意见,并对小麦矮秆种质资源的创新进行了讨论.小麦诱变后代的选择一般在2~3代,但是本研究中,在“邯郸6172”SP4世代才选育出矮秆突变,而且发现当代十分稳定和一致,而在上代矮化不十分明显。这可能是早代突变在群体中被稀释,而不利于突变的表现。进一步证明早代微小突变选择的重要性。本研究中利用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成功实现了小麦矮秆高产优良特性的聚合,育成的创新资源本身就具备650~700kg的产量水平,通过进一步杂交利用,必将在今后超级小麦育种发挥重要作用。

矮秆小麦 诱变育种 种质资源

杨保安 张建伟 陈云堂 范家霖 陈晓杰 张福彦 程仲杰

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郑州河南450015

国内会议

中国核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四川绵阳

中文

1-6

2015-09-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