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运动中不同骨盆位置的选择对立位平衡效果的影响
目的:研究表明,核心的稳定性与控制能力被视为姿势控制的先决条件,而在康复训练中桥式运动被广泛的应用,以提高躯干的稳定性;桥式运动中选择怎样的骨盆位置才能更好地使核心肌群兴奋性提升,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方法:本研究选择12名成年男性前后被测者立位以FRT和重心动摇为指标的动静态平衡能力进行评价,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腹横肌厚度时效果骨盆后倾的桥式运动明显大于对照组和骨盆前倾的桥式运动组;腹内斜肌厚度骨盆后倾的桥式运动明显大于对照组和骨盆前倾的桥式运动组(p<0.01).介助前后骨盆后倾组的FRT有明显提高(p<0.05);骨盆前倾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介助前后骨盆后倾组重心动摇双脚站立测试中总轨迹长明显缩短(p<0.05);骨盆前倾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骨盆后倾位的桥式运动可以更好的使相关核心肌群兴奋性更高,从而提高立位平衡能力.
康复训练 桥式运动 骨盆后倾位 肌群兴奋性 立位平衡
周斌 黄秋晨 郑涛 杜雪晶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951-956
2015-09-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