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人体脑动脉钙化中矿物集合体形成与演化过程

脑动脉钙化在脑卒中病人的CT扫描中十分常见,对脑卒中和颅内动脉狭窄有着指示作用.脑动脉钙化的存在会加重血管硬化与血管狭窄,对人体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对脑动脉钙化形成和演化过程的探索可以帮助揭示钙化的成因,对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北京医院病理科收集5例动脉粥样硬化伴钙化的脑动脉样品。样品用石蜡包埋,制成组织切片和分离钙化粉末,使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和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样品进行观察。ESEM下,钙化主要有块状和球状两种形态。大部分钙化以块状形态存在,与胶原纤维联系紧密。笔者推测脑动脉中钙化集合体的形成与演化过程为:初期体液环境的突变导致了ACP球体形成,由于晶体和无定形前驱相之间的界面能远小于晶体和对应生长溶液中的界面能,导致晶体在无定形前驱相上有更小的成核势垒,因此在ACP上CHA的成核在动力学上是优先的。球体处于体液环境中时,晶体开始在ACP上结晶,形成新的钙化层,而球状集合体核心内部的ACP随后也会结晶成CHA晶体。由于环境的变化,球体的生长是不连续的,在某一阶段停止后又继续生长,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层。球体不断长大,形成了ESEM下观察到的广泛分布的微米级球状钙化。这些球状钙化密集堆积,在体液环境中会诱导ACP开始沉积,充填了球状钙化之间的空隙。随后ACP逐渐结晶,形成大量纳米晶包裹球状钙化,随着时间的推移,球状钙化与周围的钙化集合体融合,最终形成均一的致密块状钙化。

脑动脉钙化 矿物集合体 成核机制 构造演化

李源 王长秋 李艳 鲁安怀 杨重庆

北京大学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北京医院病理科,北京10073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