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西秦岭西段鄂拉山三叠纪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青海省西秦岭鄂拉山构造-岩浆带地处青海省共和盆地西缘,位于中央造山带西秦岭与东昆仑结合部,受NNW向鄂拉山断裂带控制,由一系列长轴方向为NNW、NW向的中酸性、酸性深成花岗岩类以及同期陆相中酸性火山岩组成.鄂拉山构造-岩浆带内三叠纪中酸性侵入岩锆石U-Pb年龄集中在231~195Ma,形成时代为中—晚三叠世,且绝大多数侵入体同位素年龄为220~200Ma,以晚三叠世为主.研究该区域三叠纪中酸性侵入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探讨其形成的构造背景及演化过程。前人通过对鄂拉山三叠纪或印支期花岗岩类形成背景进行研究,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代表性观点有:1)西秦岭地块在中三叠世向柴达木地块之下俯冲碰撞;2)鄂拉山断裂带走滑深熔;3)EW向展布的三叠纪增生岩浆弧。结合鄂拉山构造—岩浆带三叠纪中酸性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笔者认为,中三叠世开始随着古特提斯洋闭合进入全面碰撞造山阶段,青海西秦岭鄂拉山地区岩石圈发生拆沉,上部地壳陆内褶皱冲断,加上深部幔源岩浆底侵下地壳形成底侵型侵入岩;晚三叠世碰撞造山进入伸展阶段,鄂拉山构造带地壳浅部呈断片状、阶梯状发生强烈的左行斜冲,深部岩石圈伸展减薄发生壳幔混合作用形成岩浆,并沿断裂带上升与侵位,形成碰撞造山环境底侵—走滑深熔型岩石构造组合。
酸性侵入岩 三叠纪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演化
王斌 张栋 路英川 孙昊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 武警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