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性麻粒岩高温流变实验研究

大陆下地壳主要由麻粒岩组成,麻粒岩高温流变实验研究是认识大陆下地壳流变的主要途径之一.以往下地壳流变实验研究主要集中在热压合成单矿物结合体-两相矿物组合、辉绿岩、辉长岩、热压合成麻粒岩等方面,缺少天然麻粒岩高温流变实验结果.笔者选择怀安瓦窑口中性麻粒岩进行高温流变实验研究.实验力学数据显示,随着温度增加,样品强度逐渐降低;随着应变速率降低,强度降低。在900~1000℃时,应力指数为8.1~12.9,在1050~1150℃时,应力指数平均值为5.2,并且有随着温度升高,应力指数降低的趋势。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表明,在900℃时,样品所有矿物出现显著的压扁特征,矿物沿垂直于压缩方向呈定向排列,显示出位错滑移特征,晶内微破裂明显。微观结构与成分分析表明,在900时,麻粒岩以位错滑移和微破裂变形为主,在950~1000℃时,麻粒岩以位错滑攀移为主,在1100~1200℃条件下,颗粒边界熔体和矿物反应促进了扩散作用,导致的位错攀移和熔体引起的扩散蠕变共同控制了麻粒岩的流变。

麻粒岩 高温流变 应力指数 微观结构 成分分析

张慧婷 周永胜 姚文明 何昌荣 党嘉祥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