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离子和氧化亚铁硫杆菌对毒砂氧化产物的影响
利用从粤北大宝山尾矿库酸性矿山废水培养得到的氧化亚铁硫杆菌(A.f.菌)菌株培养液(菌悬液浓度达到1×107个/mL)和毒砂粉末,在250ml的锥形瓶中进行系列浸泡实验,矿浆密度为3%(100mL溶液中含3g毒砂粉末).将毒砂粉末加入含有Fe2+和不含Fe2+的9K培养基中,接种10%(加入的菌悬液/溶液总体积)的A.f液悬液,用1:1的H2SO4调节pH,分别为2.00、3.00和3.50,将锥形瓶放置于HZQ-C空气浴振荡器,培养温度为30℃,转速为150r/min,每日振荡20h;同时进行无菌浸泡的对比实验,实验为期30d.重点分析了氧化亚铁硫杆菌(A.f.)对毒砂氧化产物的影响,Fe2+对毒砂微生物氧化产物的影响,以及溶液pH与As离子含量关系。总之,酸性条件下,毒砂的无菌氧化的次生矿物以针铁矿为主,未见砷酸铁的形成,而A.f.菌不仅加速了毒砂的氧化作用,而且形成了以砷酸铁和砷华为主的次生矿物;Fe2+加速了A.f.菌对毒砂的微生物氧化作用,促使砷酸铁的形成,同时也提高毒砂氧化作用所释放的As离子浓度;在p H<3的极端酸性溶液比p H>5的酸性弱酸性溶液中,As离子浓度明显要高。
毒砂氧化产物 氧化亚铁硫杆菌 铁离子 酸碱度 砷离子
陈炳辉 王智美 颜丽 邓迎春 李文 邹志辉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广州510310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