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南将乐一带多金属矿产控矿要素及成矿规律
闽西南拗陷是中国东南多金属成矿带与南岭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历史以来,本区就成为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环太平洋构造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经历了受古亚洲构造域影响的原始古陆核的形成一直到受太平洋板块作用的活动大陆边缘全过程,地质活动的各个阶段都伴随着火山-侵入活动,并成为东南沿海地壳增生的主要方式.闽西南将乐一带位于闽西南盆地西北缘,北与闽西北加里东隆起带相接,区域性南平-宁化北东东向构造-岩浆带、崇安-石城北东向断裂带、将乐-华安南北向大断裂通过本区。区内各时代地层较发育,主要以前泥盆系基底地层及晚古生代盖层岩系为主。其中基底地层以前寒武系变质岩及早古生代浅变质碎屑岩组成,大多呈NE向沿山脊分布。将乐一带沉积变质型硫铁矿含矿层位在前寒武纪地层中普遍存在,分布范围较广。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受林田组下段,中—上石炭统,西溪组下段,文笔山组等控制,具有一定层控矿床特征;侵入岩主要有加里东期,燕山早期,燕山晚期岩浆活动,形成了从超酸性—酸性侵入岩。不同期次、不同岩性的侵入岩对内生矿产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根据构造-岩浆岩带、控岩、控矿构造、围岩条件及地球化学、河流重砂异常,矿床(点)的分布特征,主要成矿区带有2个,即洞前-将乐铁、钨、锡、多金属成矿带以及马头寨-黄坑口钨、锡、钼、萤石、多金属成矿带。除此之外,还包括4个较小的成矿带,分别是肖家地-南际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张源-龙凤庙银多金属成矿带、山坑-曹地铁多金属成矿带、源里-南排山钨锡铁多金属成矿带。
多金属矿 地质构造 岩浆活动 成矿规律
郑富龙
福建省121地质大队,福建龙岩 364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