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昆仑阿克塔什-萨洛依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西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西北段,属于中国大陆中央造山带的最西端.阿克塔什和萨洛依块状硫化物矿床产于西昆仑造山带北西段昆盖山北坡,两者处于同一大地构造位置.对矿区岩(矿)石进行了主微量、稀土元素测试及锆石的LA-ICP-MS U-Pb定年研究,探讨了矿床形成构造环境及成矿时代,同时结合西昆仑特提斯的演化历史,探讨了其对块状硫化物矿床的制约。主微量和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显示低TiO2(平均为0.53%)和较高Al2O3(除硅质岩、碳酸岩外,平均为13.6%),微量元素蛛网图上显示Nb、Ti元素的亏损,Zr(平均为54.62×10-6)和Zr/Y(平均为2.40)显示弧火山岩特征。阿克塔什—萨洛依矿区岩石的稀土含量均较低,Eu异常均不明显。在Zr-(Zr/Y)图解上,萨落依矿区的玄武质岩石样品均落入岛弧玄武岩(IAB)和洋中脊玄武岩(MORB)的重叠区,显示双重属性;但在Zr/4-Nb/2-Y、La-(La/Y)以及Nb-(Nb/Th)图解中,样品均落入了IAB区,并不与MORB区重叠。考虑阿克塔什-萨洛依矿区玄武质岩石的稀土模式和微量元素蛛网,认为阿克塔什—萨洛依矿区的火山岩形成于弧后拉张环境,因为弧后盆地产出的玄武岩可以兼具洋中脊玄武岩及岛弧玄武岩的性质。海底火山热水沉积硅质岩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是同成因形成的,矿化硅质岩的成岩时代可以代表矿床的形成时代。对阿克塔什—萨洛依矿区矿化硅质岩锆石做了详细的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硅质岩最早形成于晚奥陶世,但受到了(220Ma)岩浆构造事件深刻改造。结合区域构造-岩浆演化历史及原特提斯-古特提斯的演化历史,认为阿克塔什一萨洛依块状硫化物矿床该矿床形成的年代可能为450Ma之后,而非前人普遍认为的中-上石炭世。原特提斯洋壳在晚奥陶世时(450Ma)向南俯冲形成岛弧和弧后拉张盆地环境,进而形成了包括阿克塔什—萨洛依在内的块状硫化物矿床,此类矿床受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洋向北俯冲的影响,遭受了印支期岩浆事件的深刻改造。

硫化物矿床 地质构造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定年

李爱 王建 宋樾 刘建国 曹颖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