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冲绳海槽中部热液活动对沉积物的蚀变作用:矿物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弧后盆地位于活动大陆边缘,是岛弧靠近大陆一侧的深海盆地.其构造运动活跃,火山和热液活动频繁,是地球深部物质向上运移并发生交换的重要场所,也因此常常能形成重要的海底矿床.冲绳海槽为典型的弧后盆地,其沉积物主要由长江、黄河等世界性大河供给,同时也有独具特色的台湾及中国大陆东南部山溪性河流的贡献,在海槽内分布有大量的火山作用和热液活动,使得沉积物的来源变得复杂,陆源碎屑沉积物的组成也发生了变化。综合热液沉积物组成的差异,由于高温、酸性并富含大量金属离子的热液流体的上涌,周围的陆源碎屑、火山岩石和火山灰等沉积物受到了蚀变作用。在热液区(C0013孔)受到的蚀变作用较强,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组成与其他沉积物有本质区别,热液补给区(C0017孔)的沉积物只是在下部受到了一定影响,上部与陆源碎屑沉积物相似。热液流体的不同物理化学过程(如相分离过程等)也导致了沉积物上、下部组成的不同。另外,在冲绳海槽这样有丰富沉积物供给的弧后盆地与缺乏沉积物覆盖的大洋中脊的热液产物有本质不同,表明了二者不同的水岩反应、热液流体和围岩的组成以及不同的地质构造环境。

冲绳海槽 海底矿床 沉积物 热液流体 蚀变作用

邵和宾 杨守业 王权 郭玉龙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 Atmosphere and Ocean Research Institute,The University of Tokyo,5-1-5 Kashiwanoha,Kashiwa,Chiba 277-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