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研究:沉积纪录与控制机理

青藏高原的隆起和西太平洋边缘海的形成是亚洲中新生代地质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构成地球上一对独特的构造格局.而亚洲大陆边缘是全球独特的复合型大陆边缘,位于欧亚、太平洋和印度-澳大利亚三大板块的汇聚、碰撞边界,西部的青藏高原经历了强烈隆起,东部的西太平洋边缘汇集了全球75%的边缘海.青藏高原的隆升营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地球表层“源—汇”体系,大量的陆源物质从亚洲大陆输送到边缘海,进而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不仅仅在大陆边缘形成了重要的沉积体系,蕴育大量油气和矿产资源,也显著影响全球海洋物质组成。亚洲大陆边缘具有宽广陆架和边缘海系统,世界性的大陆河流和山地河流并存,气候梯度系统独特,陆海相互作用强烈。亚洲大陆边缘区域内以河流为杻带的源—汇系统贡献了全球约2/3的入海物质,这些巨量入海物质对边缘海和全球大洋沉积作用、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边缘海作为陆源物质的主要沉积汇,在不同海区发育发育了巨大的浅水三角洲、宽阔陆架沉积体和深水扇沉积体系。它们不仅直接记录了陆源物质入海的源—汇系统过程,也是研究新生代亚洲大陆构造隆升、风化剥蚀、季风演化与大河发育历史的理想载体。本研究计划下一步将选择亚洲大陆边缘的典型地区,通过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研究亚洲大陆边缘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大型河流和山地河流对海洋沉积作用的贡献与影响,阐明“源—汇”扩散系统的发育过程及机制,系统对比研究亚洲若干大河与山地河流入海物质的源—汇过程。通过边缘海及其邻近大洋的沉积记录,旨在揭示:构造尺度上的新生代亚洲地质形变造成的水系调整和大陆边缘沉积充填历史;第四纪冰期旋回的海陆相互作用和源汇过程,及其对海洋环境变化的沉积响应;近现代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因素驱动下的陆源物质源—汇过程与沉积地层形成机制;亚洲大陆边缘源—汇系统演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特色与启示。

亚洲大陆边缘 源-汇过程 沉积纪录 地质演变

石学法 刘焱光 乔淑卿 刘升发 姚政权 邹建军 李传顺

海洋沉积与环境地质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6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