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山堂斑岩铜矿中黄铁矿的矿物学特征
甘肃白山堂斑岩铜矿矿区位于甘肃省肃北金塔县,黄铁矿为该铜矿中较常见的金属矿物,具有分布广、含量高、贯穿不同的成矿期次的特点.黄铁矿通常作为标型矿物来研究指示矿床的成因,故其形态及化学成分特征的研究对斑岩铜矿的形成及演化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在斑岩铜矿不同蚀变带中的黄铁矿晶体形态迥异,根据大量观察,本次研究将区内斑岩铜矿中的黄铁矿晶体形态特征分为3种:自形晶,半自形粒状集合体,不规则浸染状、不规则裂隙充填状。利用电子探针,对黄铁矿主量元素及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对比两个不同期次的黄铁矿成分。结合该研究区斑岩铜矿的典型蚀变特征及先后顺序,得到如下结论:在黄铁矿的形态特征上,成矿早期的黄铁矿以立方体为主,晚期的黄铁矿形态多不规则,结晶度较差,多沿裂隙发育;在黄铁矿的化学成分上,亏硫高铁的特征反映出其与内生热液作用成因相似,说明在整个矿化过程中是处于硫逸度相对较低的环境之中,另外对比成矿早期与晚期,随着温度的降低,成矿溶液中的硫逸度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据研究,该区的铜矿化与晚期硅化密切相关,故根据黄铁矿的形态及化学成分可对找矿具一定的指示意义。
黄铁矿 晶体形态 化学成分 矿化过程 硫逸度
赵慧博 叶美芳 闫巧娟 周宁超 刘亚非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