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沙布楞山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流体研究
沙布楞山铜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银多金属成矿带,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大型铜多金属矿床.矿区内出露的地层由老到新依次为: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P1d)、上统林西组(P2l),中生界侏罗系中统新民组(J2x)、上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玛尼吐组(J3mn)及第四系(Q).区内主要的褶皱构造为大石寨组向斜,并主要发育有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构造,北西为主成矿断裂.区域内主要出露为华力西晚期二长花岗岩和燕山晚期钾长花岗岩,且受构造控制明显,较大的深成侵入体呈北东向和近南北向展布.在矿区内共发现了24条锌钼铜矿体、2条铜矿化体。矿(化)体围岩为侏罗系满克头鄂博组英安斑岩,两侧硅化较强。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表明,沙布愣山矿区矿床类型属中温热液脉型铜矿床,成矿流体属中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在成矿过程中发生过不混溶作用而导致铜多金属元素沉淀富集成矿。本文将矿体中包裹体与赋存矿体围岩中包裹体类型、盐度、均一温度对比,发现岩体中的包裹体与矿体中的包裹体有很好的一致性,判断燕山期岩浆活动为该铜矿形成提供主要流体来源。
铜多金属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流体 岩浆活动
王一存 李文 王可勇 韩屹 尹桂堂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内蒙古山金地质勘查有限公司,内蒙古 赤峰02400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