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湘东北横洞钴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湘东北横洞钴矿产于钦杭结合带中段之湖南省浏阳市境内,受构造控制的蚀变角砾岩型钴矿床.该原生钴矿床的发现在湖南省境内尚属首例.本文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解剖,并结合成因矿物学研究,探讨了该矿床的成因.该矿床赋存于NE向长(长沙)-平(平江)断裂带构造蚀变角砾岩中。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横洞矿床矿石类型为含钴的黄铁矿矿石,矿石结构为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状、角砾及裂隙充填结构,矿石构造为以浸染状为主,次为条带状。非金属矿物以石英、绿泥石为主,及少量绢云母、白云母、方解石、高岭石等黏土矿物。矿区构造-热液作用显著,以石英及绿泥石为特点。通过电子探针测试,获得了横洞矿床含钴黄铁矿的主量元素特征,横洞钴矿床的所有δFe和δS的分布集中,主要落入第二象限内,并且都处于靠近坐标轴的范围内,呈现出轻度铁亏损,硫接近正常特征,这与岩浆热液型矿床主量元素特征甚为靠近。通过La-ICPMS原位测定,横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为:Co、As、Ni、Ge、Se、Te、Pb、Bi这一组元素在矿体中含量较高,Cr、Ga、Ag、Cd、In、Sn、Cs这组元素反而随着越靠近矿体,含量越低;Sc、Mo、Tl三元素在硫化物中含量均较低,且值的分布变化范围很一致。综合以上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该矿床的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约束,认为横洞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燕山期以来的岩浆活动,矿床类型属热液型矿床,热液来源以岩浆水为主。

钴矿 成矿机制 地质特征 岩浆活动

邹凤辉 许德如 王智琳 邓腾 林舸 宁钧陶 董国军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中国科学院矿物学与成矿学重点实验室/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 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402队,长沙410004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