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苏伊士湾盆地重油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重油作为石油非常规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全球范围内数百个盆地发育重油,但多数重油盆地研究程度较低.勘探初期盆地重油地质特征研究与有利区预测对于分析重油富集规律十分重要.通过对苏伊士湾盆地的重油研究可为其他盆地的研究以及后期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和经验.苏伊士湾盆地位于苏伊士湾及其沿岸地区,为裂谷型盆地,盆地演化从前寒武系基底开始直到全新统。据统计苏伊士湾盆地有上百个油田,其中有一半以上拥有重油,其重油储层大部分为中新统砂岩,盆地中重油烃源岩主要为两套,最重要的是前裂谷时期白垩系坎潘阶沉积的棕色灰岩。苏伊士湾盆地重油储层主要有白垩系和中新统的砂岩及始新统的灰岩。 苏伊士湾盆地经历了典型的裂谷作用,同裂谷期,裂谷作用导致整个盆地处于拉伸状态,产生了大量断层和断块,同时沉积大量砂岩、灰岩和页岩,后期分别成为了最有利的重油储层及个别组内盖层。后裂谷期,厚层的蒸发岩广泛沉积成为了最重要的区域性盖层。同时,烃源岩开始大量生烃,石油通过断层垂向运移到储层中,并被组内或区域性盖层封闭成藏。 盆地中的重油由原油在通过断层运移过程中,由于断层可能连通地表或地下水体,导致原油接触了氧气或者水体,发生了氧化或水洗作用从而稠化形成。也可能是运移过程中轻质组分通过断层逸散,残余大量沥青质之后被盖层封闭成藏。所以认为盆地重油成藏模式为断层疏导型。 断层疏导型重油与断层分布关系密切,断层密集发育地区可成为重油富集区域。苏伊士湾盆地裂谷作用导致断层十分发育,盆地中部及南部地区相对密集,同时,盆地优质烃源岩和高质量储层也都集中在盆地中部及南部地区,因此盆地中部及南部地区利于重油富集,而己发现重油油田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地区,因此预测,盆地中部为重油有利区最佳选区。平面上将盆地构造纲要图、储层分布图、烃源岩分布图以及己发现重油油田分布图进行叠合,从而圈定出近椭圆不规则重油有利区。其位于盆地中部地区,长轴方向近南北向,长约90km,宽约50km,面积约为4500km2。有利区的圈定为研究盆地重油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重油 苏伊士湾盆地 地质特征 成矿预测

杜商 单玄龙 马峰 刘祚东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