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坳陷依南背斜阿合组砂岩储层构造成岩作用非均质性研究
库车坳陷依南背斜临近造山带,经受了多期构造活动改造.在该区阿合组致密储层中产出大量天然气,所以适合研究构造作用对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尤其在阿合组砂岩最大埋深大于5500m、原生孔大量降低的情况下,后期的构造及流体对储层物性的改造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指导下一步天然气开发勘探有重要意义。单井埋藏热史分析显示依南地区阿合组在25Ma左右迅速埋藏,深度达5500m左右,10~5Ma有短暂抬升之后继续埋藏。在25Ma以来依南背斜形成并形成大量逆断层,这些构造样式形成较晚,所以推测构造作用对阿合组储层的影响较晚。结合前述不同构造部位晚期成岩矿物及现代地层水封闭性的不同,推测这种差别可能与大气水沿构造高部位直通地表的大断裂下渗有关”6”。大气水沿着断裂下渗入依深4井及依南4井阿合组中导致出现晚期高岭石胶结物,并且地层水的封闭性变差。在依南2井中大气水影响较小或者没有,所以晚期成岩产物不出现高岭石并且地层水封闭性较好。大量岩石薄片统计结果说明在依南5口井中阿合组含砾粗砂岩孔隙类型主要为溶蚀孔,并且在微裂缝比较发育的部位面孔率、溶蚀孔及裂缝孔增加,渗透率提高;所以经过深埋藏强压实作用砂岩后期的构造流体活动对储层的改造很关键。最终研究结果表明,构造作用导致的构造样式不同能够导致成岩作用的产物发生变化,并且这种构造样式的不同能引起地层水的特征及连通性发生改变,进而改变储层后期水岩相互作用;所以不同的裂缝密度区储集性能有所差别,加深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
天然气田 砂岩储层 成岩作用 非均质性
倪玲梅 李忠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