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短期高原抗阻力量训练对骨骼肌影响的分子机制

世居平原人群在进入高海拔地区常出现肌肉量的下降.目前多项报道证实高原停留期间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可减缓肌肉量的丢失,而抗阻力量训练常作为提高肌肉质量的手段用于训练和健身中.本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短期高原力量训练前后骨骼肌中差异基因,并与非训练组进行比较通过GO和KEGG分析这些差异基因的功能以及所在的调控通路,以探寻高原环境下力量训练对肌肉影响的机制.选取12名北方汉族世居平原男性大学生。在半年内未进入高原或低氧环境。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各6人)在海拔3700m高原(拉萨)进行为期10天的低氧暴露。训练组隔天进行下肢抗阻力量训练,采用负重深蹲训练为主,并结合股后肌群的辅助性训练。最大力量测试在平原进行(训练负荷为75%1RM,10次/组,5组,组间间歇1分钟)。下肢瘦体重质量采用双能量骨密度仪扫描。研究证明高原暴露早期进行抗阻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高原肌肉丢失;抗阻训练可以抑制蛋白分解通路从而减缓肌肉丢失,但并不能激活mTOR通路;高原短期抗阻训练可以激活Jak-STAT通路,但此通路对骨骼肌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抗阻力量训练 骨骼肌 生理机制 高原地区

王宁琦 胡扬

北京体育大学 运动人体科学学院 100084 北京体育大学 科学研究中心 10008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126-312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