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医--致中致和的仁术
本文以中医文化为研究对象,指出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哲学内涵,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回顾了中医文化的历史渊源,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中医是基于阴阳平衡、中庸致中的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它认为,人和天地、自然万物、人类社会都应该和谐相处,人的身体自身,包括精神、肉体也是处于和谐的、阴阳平衡的状态之中,这样才是一个健康的人。一个人如果自身的某一方面阴阳平衡被打破,那他就“有病了”。而它的一切治疗行为的目的,就是恢复阴阳平衡。治疗过程,就是虚者补之、实者去之、补正祛邪,以达到阴阳重新平衡,恢复健康身体的目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即是它的真实写照.
中医文化 理论体系 中庸思想 阴阳平衡
包飞建
南阳市中医中药研究所
国内会议
河南开封
中文
80-82
201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