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设计性思维”训练的建筑设计基础课教学实践
以沈阳建筑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为例,分析了构成类课程重形式训练,缺设计能力培养的情况.针对原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设计性”思维、提高设计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对相应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教学环节细化为各个阶段,每阶段解决一个或数个明确的问题,各个阶段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并在最后阶段完成综合的表达内容。引导与启发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能力教育的核心与本质。拓展性引导就是不局限于本课、本专业,向其他科目、相关领域中去发现寻找灵感、捕捉信息、学习知识。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是建筑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同时建筑设计也属三维空间思考的范畴,需要建立良好的三维空间想象力,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模型的制作与推敲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模型制作可也辅助学生建立三维空间感知能力,帮助其推敲整体设计的形体变化,也有助于其对各种图纸生成的理解。
高等院校 建筑设计课 教学模式 设计性思维
陈曦 吕健梅 辛杨
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55-159
201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