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淮河干流行蓄洪区以其在淮河流域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为社会各界所广泛关注,其治理历来是治淮工作的难点.在中央一系列兴水惠民决策部署出台的形势下,迫切需要对淮干行蓄洪区的产生、现状、前景深入分析,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制定全面的治理对策.淮河干流行蓄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被国务院确定为进一步治理淮河38项重点工程之一,已经进入项目建设阶段.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科学发展观,初步阐明了行蓄洪区存在的历史必然性,辨证分析了淮干行蓄洪区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同时结合治淮实践,将政治理论与治水专业相结合,对淮干行蓄洪区的调整和建设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采取举措,建立有效的安全保障体系,坚持人水和谐,调整行蓄洪区布局,实现行蓄洪区有效有序利用,坚持统筹协调,完善健全管理体制,为区内发展提供有效保障,统筹内外关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应对灾害损失能力,做好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行蓄洪区建设步伐的建议,以期对进一步治淮中的行蓄洪区调整与建设有所贡献.

淮河干流 行蓄洪区 区域建设 政策调整

肖建峰 孙勇 郑朝纲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安徽蚌埠233001 中水淮河规划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安徽蚌埠233001

国内会议

第二届青年治淮论坛

安徽蚌埠

中文

24-27

2013-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