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河道防护林杨树生理指标特性初步研究--以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安徽段)为例
作为人工河道,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安徽段)不可避免地产生大量的土方开挖、填筑、堆弃等,使原地貌和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扰动.本文通过对怀洪新河续建工程(安徽段)典型河段的堆土区、滩地、护堤地等不同类型土地上的防护林杨树实施施肥与不施肥的对比措施后,进行杨树胸径、树高的年增长量的观测及方差分析,发现适量施肥对河道两岸杨树生长的促进作用很明显;在护堤地进行低密度防护林的林粮间作,可大大提高林木生长量.同时,提出以防浪为主的杨树林宜采用3×3m的高密度栽植方式;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杨树林宜采用5×5m或4×6m的低密度栽植方式,以充分发挥人工河道杨树林的综合效益.
杨树 施肥量 种植密度 生长发育
张茂章
安徽省怀洪新河河道管理局,安徽蚌埠233000
国内会议
安徽蚌埠
中文
580-583
2013-12-2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