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共性到地方性:宋代之后叶法善传说的变迁
宋代之后,公共传播空间中的叶法善传说出现了退潮,而地方特征较为明显的”追魂碑”故事,则继续在后世的叶法善传说中充当重要角色.在叶法善公共叙事陷于退潮与停滞的情况下,叶法善崇拜的地方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叶法善地方叙事文本的出现及其进一步的发展延续.《唐叶真人传》描绘的叶法善仙迹所包含的众多地方元素,其实也可以被视为叶法善崇拜在叶法善故乡区域长久以来兴盛不衰、绵延不绝的曲折反映和传神写照.后世的叶法善地方叙事基本延续了《唐叶真人传》的叙述套路,其文本路径大多在《唐叶真人传》所开创的”仙传十地方风物”的模式基础上辗转衍生而来,并一直延续至今.流传于当代中国地方社会的叶法善传说故事,不仅承担着继续宣扬叶法善仙迹、渲染叶法善仙人崇拜的任务,而且以历史文物、自然景观和特殊物产这些地方风物元素与仙人崇拜主题相结合的形式,将叶法善传说的”公共叙事”转化为特色鲜明的”地方叙事”,叶法善形象作为象征资本被栝苍、松阳等地方社会转化为公共社会文化资源,叶法善崇拜转而被有效地纳入到地方民众的社会与身份认同这一心理架构之中,并为此心理需求服务,从而在可见的范围内推动了叶法善传说的地方性演化.
民间传说 叶法善 叙事风格 公共性 地方性
李震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金华321004
国内会议
2010中国武义·国际养生旅游高峰论坛暨叶法善道家养生文化研讨会
浙江武义
中文
122-135
2010-11-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