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天津制造业集聚趋势
根据1993~2011年省级层面的工业增加值数据发现:大致在2004年、2005年前后,中国制造业总体上向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已经出现转折,近年来沿海地区绝大多数省份占全国的制造业份额在持续下降,但天津明显例外,其制造业份额一直持续上升.天津制造业的持续集聚与全国制造业分布的宏观格局变化可以由新经济地理学揭示的核心—边缘关系在多种空间尺度上的存在和转化得到解释.随后使用2006~2011年天津21个两位数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数据进行区位商分析,指出近期天津制造业不同行业的若干集聚趋势和特征,研究发现,天津制造业各行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食品制造业的表现堪称“黑马”,与金属和石油相关的几个行业其集聚的基础和优势强劲,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处于较好的成长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迅速衰落,区位商高于或接近1的医药制造业和设备制造类的其他几个行业其集聚的优势正在减弱;其他行业则规模较小,区位商值较低或很低,缺乏可圈可点之处,提出了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重视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揭示的制造业集聚和转移的循环因果机制,在宏观上适时动态关注制造业数据,分析全国和各个目标地区可能存在的多种核心一边缘关系,理解相应的循环因果机制主导下解制造业集聚和转移的方向和路径,顺应规律而制定相关政策,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扶持政策应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及时制定促进产业集聚和转移(扩散)的战略规划并适时调整,天津当前应及时扶持食品制造业的崛起;继续巩固与金属和石油相关的若干行业的集聚优势;培育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成长为主导产业之一;对区位商迅速持续下降的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开展深入的调查研究等建议。
制造业 产业集聚 政策扶持 战略规划
殷广卫 李琪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10-226
2013-11-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