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达如错地区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证据
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达如错接奴群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3.3±1.7Ma,即火山活动时限为晚侏罗世早期.安山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典型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所有样品均具有较高的MgO、Mg#值,低的TFeO/MgO值(小于1.5);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锆石εHf(t)值为较均一的负值(εHf(t)=-8.5~-6.7).研究表明,达如错高镁安山岩很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壳在俯冲消减背景下,由俯冲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形成于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的构造环境.由此认为,晚侏罗世接奴群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消减的产物,从而为班公湖—怒江洋壳的俯冲消减提供了直接的火山岩证据.
安山岩 俯冲沉积物 消减现象 年代学 地球化学 同位素
李小波 王保弟 刘函 王立全 陈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成都610081
国内会议
成都
中文
251-261
2015-04-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